2019年7月29日 星期一

20190709 喀納斯圖瓦族








搭遊艇遊喀納斯湖,感覺很不舒服,一群人擠在密閉空間,塞在救生衣裏頭,好像與外面偌大的大地全然隔離。建議以後要去此地旅遊的人,千萬別浪費錢搭遊艇,還是湖濱散步比較有意思。

行程中有一特別的安排,到圖瓦族家作客,好像每人80人民幣。我們走進他們的木屋,又稱冬屋;這家人招待我們一些他們特有的點心,喜歡他們樂器演奏與舞蹈,他們還教我們喝奶酒時,敬天、敬地、敬周圍的人、敬自己。

值得一提的是他們用「呼麥」方式的歌唱與特殊樂器蘇爾或楚吾爾,華視新聞曾有一段報導,可以參考。我錄音一段,反覆聽,仍佩服不已。





喀納斯湖畔生活著一些神秘的圖瓦人部落。圖瓦也稱「土瓦」、「德瓦」、「庫庫門恰克」,我國古代文獻中早有記載,隋唐時稱「都播」,元代稱「圖巴」,也有人稱「禿巴思」、「烏梁海種人」、「烏梁海蒙古」等。是一個漸漸被人們遺忘的民族。圖瓦人則深信自己是蒙古族的一個支系,他們的語言雖然屬突厥語系,但是人種基因中卻沒有突厥血統喀,認為納斯是自己長久的家園。

原文網址:https://kknews.cc/travel/8e9vol.html
圖瓦人(Tuvas)或譯作土瓦人,自稱「提瓦人」(Tyiva),是一個漸漸被人們遺忘的民族。中國史籍稱之為「都波人」、「薩彥烏梁海人」、「唐努烏梁海人」等。國外(主要是俄國)舊稱「索約特人」(Сойоты,源自Сойон,薩彥人之意)、「唐努圖瓦人」等。主要分布在圖瓦共和國、蒙古國、中國。
新疆布爾津縣,阿爾泰山深處的喀納斯湖區,生活著大約兩千名圖瓦人。圖瓦人即是晚清《新疆圖志》所記載的「烏梁海」人,世代以放牧、狩獵為生,居深山密林,沿襲傳統的生活方式。有學者認為,他們是成吉思汗西征時遺留的士兵的後裔;也有人認為,圖瓦人的祖先是五百年前從西伯利亞遷徙而來,與現今俄羅斯圖瓦共和國的圖瓦人屬同一民族

呼麥:一種神奇的歌唱藝術,一個歌手純粹用自己的發聲器官,在同一時間裡唱出兩個聲部。呼麥聲部關係的基本結構為一個持續低音和它上面流動的旋律相結合。又可以分為「泛音呼麥」「震音呼麥」「複合呼麥」等。在中國各民族民歌中,它是獨一無二的。

楚吾爾是圖瓦人特有的樂器,用當地人稱為「芒達勒西」的葦科植物的莖製成,長60多厘米,管壁有三個音孔,製作工藝簡單,吹奏有一定的難度,已入選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

原文網址:https://kknews.cc/travel/33g2a8.html



20190709散步在喀納斯雲端



走進喀納斯,走,漫步雲端之悠閒,天,一幅畫,山,另一詩篇,水,低吟著曲調,滿地花花草草,輕盈地翩翩起舞。傳說中,喀納斯湖既美麗又神秘,我們來的這天,藍天白雲,輕快、悠閒、愉悅。但,湖面映照出些許灰灰的雲彩闖入,當我們登船遊湖時,就開始飄雨。如果可以選擇,我會希望在湖畔散步一整天。






參考資料:
「喀納斯」是蒙古語,意為「美麗而神秘的湖」。喀納斯湖位於新疆維吾爾自治區阿勒泰地區布爾津縣北部,湖水來自奎屯、友誼峰等山的冰川融水和當地降水,湖面海拔1374米,面積45.73㎞²,湖泊最深處高程1181.5米,湖深188.5米,蓄水量達53.8億立方米,是中國最深的冰磧堰塞湖,是一個坐落在阿爾泰深山密林中的高山湖泊、內陸淡水湖。喀納斯湖有幾大奇觀,一是千米枯木長堤,是因喀納斯湖中的浮木被強勁谷風吹著逆水上漂,在湖上游堆聚而成;二是湖中巨型「水怪」,常常將在湖邊飲水的馬匹拖入水中,給喀納斯平添了幾分神秘色彩,也有人認為是當地特產的一種大紅魚(哲羅鮭)在作怪;三是雨過天晴時才有的奇景——喀納斯雲海佛光。 原文網址:https://kknews.cc/travel/8xxoevq.html

20190709--喀納斯(Kanas)風景區區間車

這次新疆之旅十四天,遊走壯闊的北疆與南疆並沒有想像的累,第一個原因是我們的遊覽車十分舒適,第二個原因是新疆地廣,幾乎到每一個景區都還搭區間車,省力不少力氣。車子爬上阿爾泰山道,一路彎彎曲曲,終於到了喀納斯,買了門票和區間車票,通常區車間票價都高於門票。

我們很幸運,導遊帶著小女兒念念與我們同行,因此我們這團就稱作念念團。據說念念一歲多就開始和媽媽旅遊,她立志以後長大要跟媽媽一樣當導遊喔。念念有時候很調皮,區間車上一直想玩我的相機,要看看相機裏頭中甚麼,還要我幫她拍照,她很會做鬼臉喔~~~~ 好像我身旁另一隻猴子,有他們相伴,我格外開心、自在。




在區間車上拍照並不理想,會反光,我紅色的外套特別顯眼,還有不一定能捕捉到好的角度與鏡頭。喀納斯的區間車很貼心,在回程的神仙灣、月亮灣、臥龍灣都讓我們下車拍照五分鐘,而且原車原位,免得大家滯留過久。美景稍縱即逝,好想全部打包帶回來,後來我試著錄影,這也是記錄旅遊的好方式。因為錄影,回來倒帶才知道當時過三灣時,已經晚上九點,那一天我們吃晚餐時已經11點,入住飯店已經凌晨。漸漸地,我們也自動調整生理時鐘與作息。




2019年7月28日 星期日

20190709--克拉瑪依市與國道217

經過一晚休息,我開始認真欣賞沿途風光。到新疆旅遊搭車的時間冗長,需要培養體能與適度休閒,除了睡覺、吃零食、我的隊友有人看網路小說,有人玩數獨,可惜我沒網路,也沒下載遊戲,所以只能拍照、寫寫東西、還有塗鴉。

我們的導遊沿途會介紹一些新疆地理、河流與故事,可惜我來不及記下。
今天的目的地是喀納斯,但是走出克拉依馬市 (意思: black mine,產石油之地),我們的車駛入史詩般的國道,又稱獨庫公路。



**其實接下來幾天我們主要活動區域都在附近

新疆的風力發電~~~



在新疆,有一條穿越天山山脈,貫通南北疆的公路,堪稱公路建造史上的里程碑。在懸崖峭壁與森林雪山間穿梭,從草原,到雪山,到戈壁,這條路便是217公路,又稱【獨庫公路】。獨庫公路始於北疆獨山子市,終點南疆庫車市,將近1000公里的車程,縮短了整整一半。

217國道北起阿爾泰山脈腳下的阿勒泰市,沿準噶爾盆地西緣南行,在天山山脈中部穿越天山到達庫車縣,而後沿著和田河穿越塔克拉瑪干沙漠,到達崑崙山脈北麓的和田市,全長大概2500多公里。




阿勒泰地區地處新疆的最北端,與蒙古、俄羅斯、哈薩克斯坦接壤,坐落在阿爾泰山脈南麓的阿勒泰市是217公路的起點,也是阿勒泰地區的行署所在地。









???這是烏倫古湖嗎? (待查證)



















分享其他文章

史詩般的國道

http://www.mafengwo.cn/gonglve/ziyouxing/278578.html

新疆217國道上的美景,含詳細道路攻略,這些地方一個都不要錯過

原文網址:https://kknews.cc/travel/e3jb68q.html

https://kknews.cc/zh-tw/travel/e3jb68q.html

20190709--克拉瑪依市的日出

到新疆第二天就後悔沒買網卡,大家都說新疆網路不通,錯錯錯~~~~~ 我的室友不顧謠傳,買了網卡,好羨慕她可以在車上看網路小說,還有隨時可以查地圖。

一大早我們就出發,早餐帶著餐盒,有很像油條的麵包、水煮蛋、牛奶和水果。我只吃了水果和水煮蛋。餐盒很好用,接下來兩星期這盒子變成我的零食盒,隨時補充很多吃的。到返台前還裝滿滿的,因為有肉製品,交給導遊了~~~~

新疆計時採用北京時間,我們七點出發,正好可以欣賞日出,搭車賞日出,感覺每日都充滿大地之祝福。愛吃荷包蛋的好友說,真好,恰似天空的荷包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