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次走進京都,總算明白我在尋找失蹤的自己。好久了,我忘記我是存在的!
再回到哲學之道,陌生又熟悉的路徑,我又遇見自己,存在,所以能打開心。和每一種相逢對話。
也終於鼓足勇氣,進去這家站著吃的拉麵店.....
名物立食そば処 都そば 四条店
路過很多次,11月初總算進去吃。還遇到馬來西亞和香港遊客,萍水相逢,站著吃、邊吃邊聊,好有意思。
_________
http://www.minlun.org.tw/old/437/t437/t437-4-7.htm阿弥陀は左肩越しに振り返り、(阿彌陀佛搖動著永觀的左肩。)
「永観、おそし」(永觀,太遲了。)
と声をかけられた。(佛出聲叫喚著他。)(見《京都.東山.永觀堂》)
一般人到日本京都,多隨團到清水寺、金閣寺一遊。同是京都古剎的禪林寺,供有舉世唯一的「回首阿彌陀佛」,卻是人跡較少的清幽景點。永觀律師西元八五五年(唐代),日本真言宗空海祖師的徒弟真紹法師,買下文學作家藤原關雄的宅邸遺跡作為寺院。礙於當時日本制度,禁止私人建設寺院,因此由當時的清和天皇取得,改為「禪林寺」,成為真言宗(日本密宗)的祖庭。 永觀律師,在一O三三年(北宋之時)駐錫禪林寺,改為淨土宗道場。據日本《本朝高僧傳》記載,永觀律師體弱多病,他曾說:「病者,人之善知識也。我以病質故,知四大不堅。」因深知病苦,發願設立藥王院,以湯藥救濟貧病,建蓋房舍收容病患。故後世稱禪林寺為永觀堂,就是為了紀念慈悲的永觀律師。 據《千載集》記載,永觀律師極為信奉彌陀世尊的救贖,甚至改名自稱「念佛宗永觀」。依照念佛法門的理念,從粟田口到東山,沿途有廣大禪寺的區域內,建立「藥王院」等醫療設施,救濟貧窮百姓。並且栽培梅林當藥材,名叫「悲田梅」,布施果實給大眾。 永觀律師,自幼才華洋溢,被尊稱為三論宗宗師,聲名遠播,但他捨棄地位、名聲,選擇歸隱於東山禪林寺。自十八歲起,日課念佛一萬聲,後來念佛六萬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