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8月22日 星期四

20190818 The Use and Abuse of Classification


20190818

The Use and Abuse of Classification
這兩天我去參加爬蟲類繪圖班,老師主要介紹三大類蛇、蜥蜴與龜;坦白說,我從來沒想過龜是屬於爬蟲類,原來動物分類與我們的「常識」是有很大落差的。今天正好讀到Lloyd的這篇文章,重新思考分類的問題不單單只是生物系統建立,每一套分類體系其實攸關詮釋與認識世界的模式,如這篇文章開場提出問題:

What influence do systems of classification have on the construction of world-view?

其實每個文化、每個人都有自屬的分類系統,只是我們又期待有一種共同溝通的語彙,特別是談到自然萬物,是不是可以有一套方式超越不同語言文化將萬物分類? 這個概念就是: natural kinds are cross-cultural universals,支持與反對此說法的學者都有,聽起來都極有見解,也各自有其無法克服的困難。分類系統建立過程,都會遇到不從層次的衝突,例如現實與相對關聯、各種理論架構的相容性 (commensurability)、還有專業與通俗用法的差異、物種的多元與變化、語言與文化差異等等。
        Lloyd從小孩的學習與認知過程思考分類架構的問題,顯然文化語言的建構對自然分類是有莫大影響。想到我對「爬蟲類」的誤解,多半源自中文二字爬與蟲已然蘊含不少文化思維,也不是透過翻譯可以解決的問題。
        根據維基百科,爬蟲綱的意思如下:

爬行綱(學名:Reptilia)動物通稱爬行動物、爬行類、爬蟲類,是一類脊椎動物,屬於四足總綱的羊膜動物,是包括了龜、蛇、蜥蜴、鱷、鳥類及史前恐龍等物種的通稱。
      本分類過去傳統上包含了史前的似哺乳爬行動物,卻沒有包含恐龍及似哺乳爬行動物的現存後代——鳥類及哺乳類,而使其成為並系群。根據親緣分支分類法,鱷魚與鳥類的關係更親近,因此,現代爬行動物必須包含鳥類才能組合成單系群,再與合弓綱組成單系群羊膜動物,因此有學者一度提出以蜥形綱取代傳統的爬行綱,無論如何,也有分類學者選擇重新定義爬行綱,即將鳥類包含進來,而原本歸類於此的古合弓類則剔除出去,使本分類成為有效的單系群分類。

除了鳥類歸類於鳥綱,其他現存的爬行動物都包含在以下4個目:

鱷目:包含鱷魚、長吻鱷、短吻鱷、以及凱門鱷等24個種。
喙頭蜥目:包含生存於紐西蘭的喙頭蜥,共2個種。
有鱗目:包含蜥蜴以及蛇,接近7900個種。
龜鱉目:包含海龜與陸龜,接近300個種。
現代的爬行動物棲息於每個大陸,除了南極洲以外,但牠們主要分布於熱帶與副熱帶地區。現存的爬行動物,體型最大的是鹹水鱷,可達7公尺以上,最小的是侏儒壁虎(Jaragua sphaero),只有1.6公分長。除了少數的龜鱉目以外,所有的爬行動物都覆蓋著鱗片。

這段文字已然顯現出分類系建立之不易,而且每一系統都須預留一定的開放性與彈性,隨時可以調整與改變。我的繪圖老師是生物學科班出身,爬蟲類的主要特徵是鱗片,所以要把鱗片畫好;不過他想一想也說,但是也有例外,有些龜鱉沒有鱗片。分類過程最常遇到的問題就是,總是有例外,例外之中又有例外。



2019年8月16日 星期五

20190816讀書筆記“Carving out Territories”


Chapter Three “Carving out Territories”
這一章從物理學與數學二學科古今差異與文化意涵談起。我們現在英文用字中物理學(Physics)和生理學(Physiology)都源自同一個希臘文字根: φύσις,此字的基本意義是自然(nature),也是天性,與所謂的迷信、超自然等概念對立。有趣的是,自然包含宇宙萬物、人性…..,所以物理學和醫學在古希臘屬同一學科,即是找到自然最基本的自然原因(natural cause)。數學是甚麼? 數學mathematics一詞源自希臘文字根: μανθάνω,意思是學習。古希臘的數學大師歐幾里德(Euclid)與阿基米德(Archimedes),基本上就是學習大自然的自然道理。
相同地,Lloyd引用古代中國探討自然相關的學科:地理與術數,前者正是探索大地之理,在中國地理涵蓋測量土地;此外,中國古代稱輿地或輿地學,地理則是指風水學,攸關國運、家運等。中國術數的發展結合計算與天象之觀察,用來推測國運和個人吉凶,漢代起出現了很多相關著作,例如著名的有《漢書‧藝文誌》內《數術略》,為七略之一,包括了110種著作,2558卷。《數術略》又分為天文、歷譜、五行、蓍龜、雜占、形法六類。
不論古希臘或中國,研究自然總與數學、天文、星象等知識之建立密不可分,而且這些知識建構都延伸運用到人體之研究,也就是醫學知識之結構。但中國的思維與希臘有很多的戲差異,例如,希臘人談基本元素或起源(atom)與中國五行所強調的觀點不同:

While there was plenty of variation as between different detailed elaborations of five-phase correspondences, they were not in competition with other theories in the way in which, in ancient Greece, atomist theories rivalled continuum ones. Wuxing (五行) was not just one of several rival, radically divergent, doctrines: rather it provided a common language within which variation could be proposed and applied. (28)


五行是中國的自然系統觀,宇宙萬物根據其特徵劃分成火、水、木、金、土五大類,統稱「五行」,描述大自然的現象由「木、火、土、金、水」這五種要素的變化所總括,不但影響到人的命運,同時也使宇宙萬物循環不已;它強調整體概念,描繪了事物的結構關係和運動形式;這套系統並不排斥其他學科,反而可以視作中醫學、堪輿、命理、相術和占卜等學說之基礎架構。
        此外,古希臘的邏輯推論與定理建立模式,並沒有出現在中國的自然研究方法:

Where, in the ancient Greek tradition exemplifies by Euclid, the goal was to deduce the whole of mathematics from a single set of indemonstrable but self-evident axioms, such an ambition was quite foreign to Chinese mathematics right down to modern times. . . . In China, the goal was not axiomatic-deductive demonstration, but to grasp the general principles and persistent patterns that run through and link the whole mathematics. . . .On the contrary, the validation of algorithms is a recurrent concern, to show that they are correct. By their application, as Liu Hui puts it, the values have changed and so truth is preserved.

中國數學的發展,少了尋找定理的那種野心,但卻可以在看出不斷變化與差異中的一致性。
        Lloyd的觀察與分析從古代看到現今,比較中國與希臘的同義,在大視角的觀點之中有細膩之處;在卷尾他也審慎地提到他的論點是從大方面著眼,難免有小例外與侷限。我讀這章收穫豐富,僅記下幾則重點,對中西科技史的省思,這篇是提供好的起點。
北京市天壇中的神主板,用中文滿語,為五方天神而設。滿族字usiha,意為「明星」,意指神主板用於拜祭五星:木星火星土星金星水星以及它們所代表的基本型態。


2019年8月14日 星期三

20190814讀書筆記Science in Ancient Civilizations?


Lloyd, Geoffrey Ernest Richard. Ancient Worlds, Modern Reflections: Philosophical Perspectives on Greek and Chinese Science and Culture. Oxford: Clarendon P, 2007.

讀第二章 “Science in Ancient Civilizations?”
Lloyd反覆思考一個問題,古代有科學嗎? 思考此問題可以從science一字的模糊定義反省,不過一個字詞的定義往往牽涉文化、社會與歷史脈絡等價值觀:

All descriptive terms carry, potentially, an evaluative charge and this is particularly strong where “science” is concerned, given the place it occupies in today’s world. Besides, the question of the applicability of that term to ancient societies is a classical instance of the methodological problem . . . (12)

職是之故,所謂「不科學的古代」和「科學的現代」這種二分法(Great Divide) 是不可取的。
        Lloyd比較三個古文明中對天文星象知識建立的意義:古代美索不達米亞文明、古希臘與古代中國。中國重視曆法與天文,此乃攸關國運興亡大事;古代美索不達米亞文化也存在類似的觀點。這些文明似乎很不科學地迷信星象占卜,但在上位者重視與支持的條件下,展開仔細、慎密、長期的研究觀察與紀錄。古希臘文中占星學(astrology)與天文學(astronomy)是可以互換的字,星象與神話故事息息相關,然而古希臘人獨到之處就是想像與觀察,創建天文知識體系。

        天象的觀察,提高知識洞見,也為了預測未知;但是除此之外,古希臘科學還朝向兩個面向,引用Lloyd的文字:

Yet as is clear from other remarks in Ptolemy, especially, the regularity that was thereby shown to exist in the heavens was considered as a sign not just of predictability and intelligibility, but also of order and of beauty. (20)

觀天象,之人倫,所謂的宇宙秩序(order)藏著倫理;此外,自然本身也是美的最高境界,如John Keats的詩作 “Ode on a Grecian Urn”最後兩行傳達的古希臘理想: “Beauty is truth, truth beauty,” – that is all/Ye know on earth, and all ye need to know. 古希臘的科學本身與倫理美學是一體的。
        有趣的是,宇宙(κόσμος)的希臘字源已然揭示秩序與美好的雙重意義。



2019年8月10日 星期六

金門與柏孜克里克




書上插圖。柏孜克里克石窟#20僧都統供養像

晨間,翻閱飯店的書,驚訝此畫的出現,畢竟我七月才去新疆吐魯番。 還沒寫完新疆遊記,插圖提醒我要及時記錄旅遊見聞。

我與柏孜克里克石窟緣淺也緣深。緣淺,因為沒親自參訪此石窟。

緣深,所以在不同之地收集到相關資料,我在吐魯番博物館有看到千佛洞的展示品,在烏魯木齊博物館買了一本書《北庭高昌回紇佛寺壁畫》,金門的金湖飯店我第三次相遇。

維基百科的介紹中提到還有摩尼教洞窟與壁畫,這點陳大川老師演講時也提及。




##維基百科介紹: 柏孜克里克千佛洞(維吾爾語:بېزەكلىك بۇددا غارلىرى‎;拉丁維文:Bëzeklik Budda Gharliri),位於中國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吐魯番市,是第二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它始鑿於南北朝晚期,為高昌地區的佛教中心[2][3]。其佛洞現存57個,其中40個還存壁畫,內容大多描述佛教故事及佛像,其中還有摩尼教洞窟、壁畫,是世上少有的保留摩尼教文化場所。它也是吐魯番現存洞窟最多、壁畫內容最豐富的石窟群[4]。




吐魯番博館千佛洞的展示

2019暑假金門行

住金湖飯店 https://www.goldenlakehotel.com/TC/
租車: 金豐租車 http://www.kmfun.tw/

去程: 立榮
回程: 華信


20190805 
下午開車認識環境: 尚義機場、植物園、擎天水庫、料羅灣、風獅爺、太湖、太武公墓、明魯王墓、莒光樓

20190806
太武山、玉章路牌樓、鄭成功觀兵奕棋處、勿忘在莒、海印寺

回飯店午睡

金寧鎮
古寧頭
 和平公園
北山洋樓、慈湖、慈堤

晚上: 國賓影城看電影


20190807
陳景蘭洋樓
成功海防坑道
瓊林
青嶼葉子家
馬山觀測所
西園鹽場
獅山砲陣地

20190808
古崗湖
古崗樓
金水國小
得月樓
翟山坑道
茅山塔
金門總兵署
金城

20190809

俞大維紀念館
八二三戰史館

榕園
迎賓館。鄧麗君
象山金剛寺
蘭湖
金門特約茶室展
金門大學

20190810
晨讀與湖邊散步
尚義機場早午餐